因為「再別康橋」的關係,對於倫敦近郊的劍橋早久仰大名,

行程安排時,在大學城「劍橋」「牛津」二擇一的選擇題上,

沒有面臨任何猶豫,劍橋直接勝出,撐一隻長篙去康河尋夢。

DSC02080.JPG

因為住宿在倫敦東區,民宿阿公建議之下,

直接到 London Stratford 搭乘 National Express 巴士前往劍橋,

捨棄一般大眾選用由 King's Cross 車站搭乘火車的方法,也因此無緣到九又四分之三的月台口拍照當麻瓜。

在巴士上擦防曬乳時,不小心噴到隔壁的阿嬤,阿嬤似乎有點憤怒 murmur "There is no sun",

只能滿心愧疚的奉上衛生紙,並至上最高分的歉意,阿嬤對不起!

約1小時20分鐘抵達 Cambrideg,雖然巴士運行時間比搭乘火車稍微久一點,

但省了由倫敦東區到倫敦市中心的交通,

而且劍橋的巴士站 CAMBRIDGE (City Centre) station,相較於火車站也距離市中心較近,

如果住在倫敦東區的話,由 London Stratford 搭乘巴士真的是省時省錢又便利的方式。

DSC01857.JPG

維持一貫的重點式做功課作風,在筆記本上寫了幾個錦囊妙計就出發了:

1. 康河撐篙, Punting
2. 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3. 皇后學院, Queens' College
4. 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5. 徐志摩詩集碑文 
6. 牛頓的蘋果樹
7. 嘆息橋, Bridge of Signs

回來整理資料時,才發現 Fotogenix 網站上的劍橋散步地圖,真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cambridgeMap2.jpg

( 圖取自 Fotogenix 網站 )

劍橋大學始創於十三世紀,目前由 31 所學院組成,

不同於台灣的大學,沒有統一的「校園」把學院包圍起來,

各個學院就散落在城市之中,大部分學院都有對外開放參觀,

其中幾個高人氣學院,如國王學院、皇后學院......,為了維持秩序與參觀品質,必須付費才能入內。


由巴士站往康河畔古老學院聚集處路上,經過了大聖瑪麗教堂後的市集廣場,

對菜市場有種無法抗拒的魔力,暫時把學術薰陶的目標拋諸腦後,開始逛起了市集。

DSC01863.JPG

DSC01859.JPG

市集攤位非常多元,除了基本的蔬果、熟食,還包含手作藝品、服飾配件等,

 DSC01864.JPG DSC01861.JPG

在市場看到暖男阿爸帶著小孩上街買菜,畫面還真是溫馨,

DSC01865.JPG

最後買了非常划算的草莓,準備撐篙的時候在船上一邊享用一邊賞景。

DSC01862.JPG DSC01972.JPG

離開市集後沒拿出地圖,隨意走到三一學堂 (Trinity Hall),

看到「Trinity」關鍵字以為是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但格局怎麼看也不像第一大學院,

「三一學堂」佔地雖不若「三一學院」廣大,歷史卻比三一學院悠久,

創立於1350年,是劍橋大學中第五古老的學院。

DSC01868.JPG

三一學院就位在三一學堂旁,一連經過三一學院不對外開放的兩道側門,

DSC01873.JPG DSC01870.JPG

再沿著三一路 (Trinity Lane) 往前走,才抵達刻有亨利八世雕像的大門,

DSC01871.JPG DSC01897.JPG

亨利八世雕像難逃被惡搞的命運,手中持的已不是原來威嚴的權杖,而被替換成椅腳。

DSC01899.JPG

三一學院為劍橋大學中佔地最廣,於1546年由亨利八世所建立,

培養了許多傑出校友,可說是諾貝爾獎得獎主的搖籃,

對現代工程學極具影響力的牛頓也出身三一學院,也因為牛頓大人,這輩子算了好幾年的 F=ma。

由正門進入,進門後就是哥德式建築所環繞的「巨庭」(Great Court),

DSC01874.JPG DSC01875.JPG

DSC01892.JPG

巨庭範圍相當廣闊,庭中伊莉莎白時代的噴泉為其特色。

DSC01884.JPG

DSC01886.JPG

三一學院僅開放部分空間供一般大眾參觀,大概只停留十分鐘便離開。

 

長久以來與三一學院存在瑜亮情節的「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age) 就位於三一學院北側, 

出三一學院大門往北走,沒多久即可抵達聖約翰學院裝飾華麗的大門(The Great Gate)。

DSC01900.JPG DSC01904.JPG

聖約翰學院由亨利七世的母親 Lady Margaret Beaufort 創辦於1511年,為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

入內參觀必須付費,且需按照指定的路線參觀。

stJohn.PNG

( 圖截自聖約翰學院網頁)

大門進入後「First Court」,為學院中最古老的一部分,

DSC01906.JPG

循著指定的路線,由修道院旁小門進入「Second Court」,

Second Court 建造於1599年,晚於 First Court 80幾年。

DSC01909.JPG DSC01910.JPG

接著進入「Third Court」,可以感覺到規模越來越小。

DSC01917.JPG

連接 Third Court 後方建築物,便是大名鼎鼎的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

威尼斯也有座同名的「嘆息橋」,兩座橋的共通之處皆覆有屋頂,

可惜嘆息橋不開放於一般遊客,望著嘆息橋止步,真的只能嘆息啊!

DSC01912.JPG

聖約翰學院佔地非常廣大,跨居康河的兩端,

除了嘆息橋,學院內另有 Kitchen Bridge (or Wren Bridge) 橫跨康河,

遵照學院內指定參訪路線,由 Kitchen Bridge 前往康河西岸

站在 Kitchen Bridge 橋上遙望嘆息橋與康河風光。

DSC01919.JPG

DSC01928.JPG

位於康河西岸的「New Court」,顧名思義,相較於學院內其他 Court 新得多,

雖然名為「New」Court,也頗有歷史,

十九世紀初期,為了容納逐年增加的學生而建,是康河西岸最早的學院建築之一。

DSC01932.JPG

最後來到 The Cripps Building 周圍,突然有種走入現代的感覺,

為了因應 1960 年代迫切的學生住宿需求而建,作為學生宿舍之用。

DSC01929.JPG

由 New Court 大門離開,結束冗長的聖約翰學院參觀。

DSC01930.JPG DSC01933.JPG

順著參觀聖約翰學院之勢,而來到各學院的後花園「Backs」,

Backs 為統稱,泛指各學院位於康河西岸的綠地與庭園,感受了劍橋綠意盎然的一面。

DSC01936.JPG DSC01938.JPG

DSC01939.JPG DSC01935.JPG

由 Garret Hostel Bridge 再度回到各大學院正門所在的東岸,

穿梭在老巷弄間,飄過雨後 Garret Hostel Ln 旁的紅磚屋顏色更為飽和。 

DSC01946.JPG

一連參觀三個學院,對於學院內部參觀已漸漸厭倦,又想把時間留在撐糕遊康河,

對其他旅遊書上推薦的「必遊」、「必訪」學院決定抱持隨緣的態度,

有幸遇到就門口拍照以玆紀念,沒走到只好無緣謝謝再聯絡,

也不打算執行完出發前所擬定的錦囊妙計,剩下的時間就隨意而行。

 

位在康河畔的克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 Cambridge),為第二古老的學院,

據說典雅的庭園與古老的「三孔橋」(Clare bridge) 當年可是讓徐志摩流連忘返。

DSC01949.JPG DSC01990.JPG

位於 King's Parade 的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可說是劍橋大學中最著名的學院,

1441年由亨利六世主導創建,走在路上雄偉的建築很難讓人不注意到。

DSC01961.JPG

DSC01952.JPG DSC01957.JPG

國王學院禮拜堂更是耗時約一世紀才建造完成,醒目的垂直哥德式建築,為英國中世紀晚期的建築典範。

DSC01953.JPG DSC01955.JPG

DSC01956.JPG

國王學院往南走,路經聖凱瑟琳學院 (St Catharine's College),

有別於劍橋大學中其他學院方型封閉的庭園風格,聖凱瑟琳學院開放式庭院為其一大特色。

DSC01968.JPG

由 Silver St. 往河邊走,看到傳說中的數學橋 (Mathematical Bridge),

數學橋原為不使用任何一根釘子而建成的木造橋樑,

經過精密的數學計算,利用木條排列形成一個弧形而支撐。

後人為了瞭解設計結構,拆下來研究後卻無法還原,只好用釘子重建。

DSC01970.JPG

數學橋正式名稱為 Wooden Bridge,橫跨了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位於康河兩岸的校區,

皇后學院由兩位皇后於十五世紀所建,以優美的都鐸式中庭聞名。

DSC01975.JPG DSC01977.JPG

皇后學院附近的 S & G Cycles,招牌簡單明瞭,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間腳踏車店。

DSC01969.JPG

看看手上的手錶,再比較已預約的回程巴士時間,發現所剩時間不多,

馬上著手進行劍橋之旅的重頭戲「康河撐篙」,踏上尋找登船碼頭之路。

DSC01979.JPG

劍橋有好幾家經營康河撐篙遊船的業者,出發前沒有特地做功課,

路經 Trinity College Punts 碼頭,上前詢問撐篙遊船價碼時,

遇上一對不認識的朋友邀約以 share 四人座船隻,

船夫隨行贈送雨傘一人 12.5 英磅,直覺划算就糊裡糊塗答應上船了。

DSC02057.JPG

整趟遊河行程由三一學院附近的 Trinity College Punts 出發,

先往南走經過 Garret Hostel Bridge、Clare Bridge、Wooden Bridge,

過了數學橋調頭,一路向北划到 Bridge St. 後折返回原出發碼頭,整段行程約 40 分鐘。

cambridgeMap.gif

( 圖取自 Fotogenix 網站 )

船夫是個身手相當俐落的女孩,她自己承認並非劍橋大學的學生,

當初媽媽希望她可以感染學術氣息而搬到劍橋,沒想到她跑去撐篙,而且一撐就撐了好幾年,

媽媽甚至希望她找個劍橋大學的學生當對象,但她發現劍橋大學的學生都是媽寶,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幫忙打理生活的媽媽,而不是一個女朋友。

DSC02039.JPG DSC02037.JPG

撐篙女孩沿途不斷的介紹景點與歷史,操著道地英國口音非常優美,

但英聽能力實在太差了,講解歷史時多半處於鴨子聽雷的狀態,只有講八卦時才會暫時復活稍微聽得懂。

DSC02023.JPG

DSC02000.JPG

康河上遊船的人真的不少,因此常發生撞船狀況,不過這難不倒專業撐篙者的高超技術。

DSC01989.JPG

擠歸擠,在康河上看到的風景還是很優美,另有一番風味,

DSC01990.JPG DSC01991.JPG

▲讓徐志摩魂牽夢縈的 Clare Bridge

DSC01994.JPG

▲ 國王學院禮拜堂與克萊爾學院

DSC01995.JPG

▲ Old Provost's Lodge

DSC01999.JPG

 DSC02005.JPG DSC02006.JPG

▲ 皇后學院建築與數學橋

DSC02012.JPG

▲Garret Hostel Bridge 

DSC02026.JPG

▲嘆息橋

DSC02024.JPG DSC02034.JPG

▲聖約翰學院

DSC02027.JPG

▲哈利波特飛天掃帚場景

DSC02020.JPG DSC02047.JPG

▲河畔的楊柳

DSC02053.JPG

▲河中悠閒的鴨子

 

整趟行程結束後,我們共同的結論是,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挑戰自己撐!

反正船夫女孩講解的歷史介紹大都聽不懂,倒不如自己體驗看看撐篙的感覺,

現場看到自行撐篙的遊客狀況百出,像是卡在柳樹中的、岸邊擱淺的、撞牆的,

雖然情況很窘,但是感覺上樂趣無窮,哈哈!

DSC02055.JPG

 

DSC02068.JPG DSC01992.JPG

遊完康河後,劍橋之旅也差不多該畫下句點了,

由古老學院區穿過市中心,抵達巴士站準備返程回倫敦。

DSC02081.JPG DSC02086.JPG

當天的巴士出了狀況,誤點了約一個小時,

在巴士站旁無知的等候,幸好天空上厚重的烏雲 Hold 住了,沒有下大雨而雪上加霜,

等巴士時太無聊只好自己找樂子做,觀察路人、看烏雲下打板球的學生,

有位女學生拖三只大行李已經行動困難了,手中還硬要抱一隻大頑皮豹,

可能沒頑皮豹睡不著,外宿也要帶在身邊,金古錐!

DSC02091.JPG DSC02089.JPG

好不容易搭上巴士,但巴士沒有直接回倫敦,

而被載到某不知名機場,再轉接駁車回去,

原本為了隔天早起到溫布敦排隊,安排早點回倫敦休息,卻因為一些意外而計畫失敗。

DSC02092.JPG DSC02093.JPG

從 113 到 K.U LEUVEN 時大開眼界,初次體會到大學城的樣貌,

雖康河環繞的劍橋美景遠勝於魯汶,但實在有太多慕名而至的遊客了,

若撇開觀光客身分,以居住者角度來看,還是喜歡魯汶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或許在徐志摩的年代沒有紛擾的遊客,才會有「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愉快」的體悟。

 

[info]

* National Express:http://www.nationalexpress.com/home.aspx

* 三一學堂:http://www.trinhall.cam.ac.uk/

* 聖約翰學院:http://www.joh.cam.ac.uk/

* 三一學院:https://www.trin.cam.ac.u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